一秒记住【小说网www.biquge34.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嘉师在思考着情报组织方面的问题的同时,张武率领经过短暂整编之后的骑士部队,追击着项羽麾下的几百楚军骑士残部。
在这几天的追击战当中,双方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厮杀,但是因为楚军残部骑士无论是官兵或者是他们胯下的坐骑,都已经疲惫不堪。
几天的追击战下来,越来越多落单的楚军骑士要么无法继续再跟随项羽逃亡,而被秦军骑士杀死,要么则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再继续跟随已经没有未来可言的项羽,而找到机会离开。
项羽是不是对这么一个情况心中有数而不去做什么阻拦,这一点对于追击的秦军骑士而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相反,对于这种情况,只要不是项羽独自一人逃离的话,那么他们相反也不会理会太多。
最多也就是派遣少数骑士离开队伍追击这些逃散的楚军骑士。
而张嘉师在这么几日时间,关注的重点并不是追击项羽的成果如何,他心中也很明白一点,要是项羽是这么容易解决的话,那么他就不是项羽了。
而张嘉师最为关注的事情,是他给虞子期等人的锦囊,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
与当其时刘邦依旧是忌惮着似乎依旧还有相当雄厚的楚军南归部队残部的情况相对,张嘉师给虞子期的锦囊之前,心中所想的并不是担心这些楚军残部能够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而是更多的是因为他不希望进一步削弱大秦帝国的人口基数。
这些楚军残部不一定会服从大秦帝国的统治,这一点张嘉师心中还是有些准备的。毕竟这些楚军残部的军官,很多人都是比较忠诚于项羽甚至是项氏一族的人,就好比是项庄。
而在张嘉师随后接到的情报而言,项羽的妻子景氏还是在这一支部队当中。
对于这个情况,张嘉师很是无语,因为他也不是没有想到过一点,那就是假如项羽在这么一个时候还携带景氏突袭他,那才叫怪事。
项羽的性格固然是很有问题,但是不代表项羽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二货。相反,项羽既然能够想到这种擒贼先擒王的战术,就足以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项羽现在还是很理智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张嘉师对于虞子期等人的一个吩咐。
“若是情况许可,比如说楚军残部被你们围困住,那么这个锦囊也许能够解决这一支楚军残部。”
张嘉师的话虽然没有说得太满,但是他心中都很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假如这个锦囊里面的计策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在某个意义上才是怪事。
而当他知道了围困项羽麾下的这一支最后的主力部队的秦军将领当中还有着韩信的时候,他就不禁露出一抹微笑,因为他很清楚这个计策本身就是韩信在楚汉之争当中,又一次足以定鼎局势的计策。
而这个计策到底是什么?
张嘉师要是知道了有人有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他就会说出八个字:“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分割线…………………………………………
在张嘉师原来所在的那个世界,有不少人都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两个计策说成是“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这一个说法对于这个计策的先后次序而言,是错误的。
因为在很多方面而言,假如没有四面楚歌削弱了西楚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以及让楚军的战斗意志大幅度下降,恐怕随之而来的“十面埋伏”不见得有能够逼迫得项羽在乌江自杀的结果。
四面楚歌,在张嘉师原来的那个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典故,这个词语在当时的意思是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而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也就是说,这个词语本身就是如同李代桃僵这种词语一样,出自于著名计策而非单纯的杜撰词汇。
这个典故的大意是: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在很多方面来看,这个典故更多是韩信的一种心理战术。
假如将四面楚歌以及背水一战等等发生在韩信身边的经典词汇进行分析,就会很直接的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韩信是一个相当精通于心理战的名将。
事实上,历史上的千古名将,对于心理战什么的都有自己的心得,就好比是项羽的破釜沉舟,齐桓公的悬羊击鼓,南宋毕再遇的饿马提铃等等,都算得上是使用心理战成功的范例。
“悬羊击鼓”描述的是公子小白在鲍叔牙护送下准备回临淄即位,而鲁国国君鲁庄公在管仲带领下,护送公子纠准备回国即位。两军在淄河相遇。由于当时实力悬殊,公子小白被公子纠围困在岑山上,公子纠看到峨庄山高林密,心中窃喜,以为小白插翅难逃,只要将其围困在此山,无需厮杀,守之可擒,便可瓮中捉鳖,正是上苍赋予的好机会。小白被围困在山上,人困马乏,粮草断绝。正在危机的时刻,有士兵来报,探知山的东南有一小路可经青州赴临淄。小白闻之大喜,命手下兵卒捉来十余只山羊,拴住后腿,吊在树上,前蹄下置一面战鼓。又命士卒在山上挖出战壕,将饥饿的战马放置在战壕中,自己率兵悄悄下了山,沿山路经青州回到临淄登基坐殿,人称齐桓公。
但是这个典故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以管仲的能耐而言,不太可能看不出这种计策的问题,也许当其时的管仲并不是率领鲁兵围困的人员。
而毕再遇的“饿马提铃”欺金兵,宋代毕再遇和金兵守垒对抗,因为金兵强大,宋营兵少,他便使了一个“金蝉脱壳”的妙计,在一个夜里把队伍全部撤走,只留下旗帜在阵地上,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金兵日夜听到马嘶和铃声,没疑心,也不敢发起进攻。等了几天,金人才发觉中计。但此时,毕再遇的队伍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了。
这个典故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其时南宋的部队普遍缺少战马,毕再遇的这个计策不太可能拥有太多的战马,而少量战马发挥出来的效果,事实上很不明显。
……
当然,与韩信所实行的四面楚歌相对,张嘉师的四面楚歌计策,事实上有着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那就是出于对楚军官兵的感觉不同,张嘉师不希望让这些宝贵的青壮都下了地狱,他不惜让在彭城坐镇的张良,贴出告示征调家人有参加到楚军当中的彭城附近的楚人,然后来到被围困的楚军营地外围。
他这样做主要就是打算将四面楚歌的计策效果发挥到极点。
史书当中对四面楚歌的记载,主要是由汉军当中的楚地人员高唱楚歌,然后对这一支楚军残部进行心理作战。
不得不说,这样的办法虽然比较简陋,而项羽认为楚地落入刘邦手中,也不算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但是这个办法对于实力似乎要雄厚得多的项庄所指挥的这一支楚军残部而言,明显就是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张嘉师在做出这个计策之前,主要还是因为当其时的楚地大部分确实是落入到他的统治范围当中,所以在很多方面而言,这样的做法也能够做到非常逼真,也不需要像刘邦等人那样以假乱真。
而且,就算是四面楚歌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张嘉师也会有第二个计划,那就是让这些楚地民众对于被围困的楚军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张嘉师在锦囊当中并没有对于这么一个后续计策说得这么明白,但是以张良以及韩信等人的智慧而言,他也不需要说得那么直白。
要是张良等人不能够理会他这样做的含义,那么才是真正的怪事了。
……
说起张良,张嘉师对于张良这个曾经的恐怖分子也有不少地方改观,而在对方确确实实的投效在他的麾下之后,张嘉师对于张良很是重视。
在张嘉师原来的那个世界,张良的评价非常高: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陈平: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
这两人的评价,对于张良而言,就是对他的智慧的最好描述。
所以张嘉师决定信任张良,并且对张良委以重任。
先是在一段时间之前,张良被张嘉师派遣对魏豹的说服。说实话,这一个任务对于张良而言,也算是张嘉师对于他的最后一个考验。
魏豹的死活,张嘉师不是太过于关心,因为一旦他在随后解决齐楚两国之后,魏豹就算是冥顽不灵,他都能够轻易消灭对方。但是么,张嘉师最后决定让张良说服魏豹投降,主要就是希望张良能够真正的为他效命。
而不得不说一点,张良在这方面也没有让张嘉师失望,至于张嘉师的试探张良到底知不知道,张嘉师认为这个事情不是重点,重点是张良得到了他真正的信任。
在随后,张良完成了几次张嘉师给他的任务,尤其是说服项缠献出彭城的这个事情方面,张良做到了张嘉师都有些不确定成败的事情,让张嘉师很是信服。
当然,这一个情况也不得不说是张嘉师知人善用的一个体现。
在得到了彭城之后,张嘉师就命令张良在彭城坐镇,并且对应楚地的攻略出谋划策。
说实话,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张良的存在感也就是如此了。但是对于张嘉师而言,他不可能就这样将这个千古名臣放走或者是荒废掉。
在楚军脱离了即墨交战区域南下之后,张嘉师接到了线报,下令张良成为对应这个局面的军师。
这一次张嘉师因为距离问题,没有办法参与到这一次最后决战当中,但是不代表张嘉师认为项羽还能够翻盘。因为在项羽面前的,不仅仅是大秦帝国将近二十万的精兵强将,甚至是还有着张良,韩信等在很多方面都足以让他折戟沉沙的英才。
说实话,张嘉师心中对于这个配套,已经算是判了项羽以及这些楚军残部的死刑,但是对于张嘉师而言,他没有预料到项羽居然在这个时候突袭他,这一点让他很是无奈之余,更多的是对张良等人的一种沉默。
张嘉师之所以在这方面沉默。并不代表他对自己麾下文武的埋怨,而是相反,因为张嘉师知道这么一个情况跟张良等人没有什么关系,再次过多的表露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态度,反而是一个问题。
张嘉师没有无缘无故迁怒他人的爱好,再加上项羽在这一战当中也算是大败亏输,张嘉师这样也乐得将这种想法一笔带过。
………………………………………………分割线…………………………………………
张嘉师自己都不知道的是,张良在接到了张嘉师的命令之后,心中也是有些了然。
张嘉师不会无缘无故让他做这样的事情,或者是说他没有想过张嘉师会无缘无故去做一件事情。
他在细想一番之后露出了一抹笑意,因为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张嘉师这样做,很有可能是打算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于张嘉师的这个心胸,张良不得不表示:“鄙人确实是不如王上多矣。”